物联网行业解析及护城河
一.基础知识
1.概念及发展历程
定义:物联网(Internet of Things,IoT)指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、射频识别(RFID) 装置、红外感应器、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,按约定的协议,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,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,以实现智能化识别、定位、跟踪、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。
空间:人与人之间的通讯规模已近天花板,物与物的则刚进入快车道,未来全球物物之间的连接数将上百亿个。
功能:实现任何时刻、任何地点、任何物体之间的互联,成为无所不在的网络,并进行无所不在的计算。
历程:麻省理工学院1999年提出构想,2005 年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提出物联网,2017年我国物联网产业突破1万亿产值。
2.产业链
物联网产业链可以分为感知层、 传输层、 平台层和应用层四层【也有人把平台应用层合为一层】,感知层是底层和基础,如芯片、传感器、RFID、二维码等,传输层分为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,其中NB-IoT是重点(未来物与物之间的连接90%为室内连接,10%为网络连接,而NB-IoT就是完成这90%室内连接用的),平台层用于数据的分析与处理,应用层主要包括物流、 交通、 安防、 能源、 医疗、 建筑、 制造、 家居、 零售及农业十大行业。
资料来源:亿欧智库
NB-IoT:一个为规模链接而生的蜂窝网络(资料来源:华为)
NB-IoT优势:电池寿命长(超过10年)、成本低(每个模块不足5美元,已经具备竞争优势)、容量大(单个小区能支持10万连接)、覆盖广(能覆盖到地下)。
3.代表性公司
感知层:MEMS技术及MCU芯片,代表性公司主要是国外德州仪器、博世公司、RFMD、TDK、英飞凌、霍尼韦尔,国内也有一些。
传输层: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、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分别从云、 管、 端、 用等多个维度布局物联网,其他公司围绕三大运营商服务。
平台层:企业众多,华为、BAT等,包括传统的计算机通信类企业、 大型的互联网企业(BAT) 和一些初创公司。
应用层:小米、美的、格力、海尔、蔚来汽车这些,智能家居/交通/物流/零售等。
天喻信息与三大运营商合作,M2M卡
4. 关键技术
在物联网应用中有四项关键技术
①传感器技术:需要传感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才能处理。
②RFID识别:也是一种传感器技术,RFID技术是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,在自动识别、物品物流管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。
③嵌入式系统技术:是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、传感器技术、集成电路技术、电子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技术,通过嵌入式技术,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。
④数据分析与挖掘:面临海量的数据存储和计算,核心是大数据与云计算,物联网与云计算相互促进。
如果把物联网用人体做一个简单比喻,传感器相当于人的眼睛、鼻子、皮肤等感官,网络就是神经系统用来传递信息,嵌入式系统则是人的大脑,在接收到信息后要进行分类处理。
5.主要公司
二.产业护城河
物联网是一个非常“泛”的行业,他与5G、工业4.0、人工智能、工业物联网、车联网、智能家居等相互交错,看似宽口进,实则高门槛:首先是技术上,传感器技术(芯片、微机电)、射频识别、系统兼容性、系统稳定性都增加了布局物联网企业的门槛,而物联网产品不再是简单的产品,而是需要技术与方案的结合——产品方案化,这对供应商提出了较高要求,另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,大数据、云计算、边缘计算可以类比为物联网的大脑,需要深度积累,在传输网方面,广域网(LPWAN)的布局,尤其NB—IoT的建设,基本是三大运营商的独家门槛,其他企业都是围绕三大运营商的网络建设需求布局。
一句话,不具备上述护城河的初创型物联网公司,切入容易做强难,下面将分别讲述主要护城河。
(正文已结束)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